4月29日上午,基因工程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验证基地奠基典礼在广州科学城隆重举行。
对于我校部分学生宿舍和建筑物被浸的情况,学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非常重视,并多次向市政部门反映,但由于我校所处的地势和市政排水系统的具体情况一时尚不能解决该活动受到数十家媒体的广泛关注,由于在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今年4月,《大公报》、《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新快报》等多家媒体又进行了相关的专题报道。

林副校长进一步指出,希望广大师生今后更加积极参与该项活动,学校也将进一步加大对本科生科技创新工程的投入力度,使更多学生在本科阶段接受科研训练。评委们在听取汇报后,详细询问有关问题,对项目的成绩予以肯定,对不足之处予以指正,并就进一步深化项目成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2004年项目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使近3000名本科学生收益,在师生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

暨南大学本科生科技创新工程始于2004年,目前已经立项5批,资助由本科生自主立项的科研项目859项,在参与活动的学生中,已有20多位学生申请了专利,数十位学生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其中被EI、SCI收录的文章达10篇。林如鹏副校长在致辞中指出,我校历来重视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本科生科技创新工程活动是我校鼓励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

共有来自理工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医学院、经济学院、珠海学院等17个学院的60个项目参加了答辩。
6月2日下午,我校第四批本科生科技创新工程优秀项目答辩会在教学楼隆重举行。(同上引书)二是嗜书藏书,崇尚考据。
汤先生的学术贡献是多方面的。情绪亢奋,有如刺戟,冥思苦索,常常夜不能寐。
南下广州后,在长期研究澳门史的基础上,渐次开拓了以澳门为中心的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并以第三次基督教入华布道史为重点开展了细致而深入的宗教史研究,主要著作有《明清士大夫与澳门》、《澳门开埠初期史研究》、《委黎多报效始末疏笺正》、《澳门史新编》、《新澳门编年史》等,以及40余篇研究天主教与基督教新教的专题论文,这些论著既彰显宏观之史识,又不乏微观之考证,从原始史料的收集整理到专题个案的细致研究,从早期澳门史到近现代澳门社会变迁史,从以澳门为中心的中西文化交流史到中国基督教史,这些丰硕的研究成果使得澳门史研究日渐成熟。这些学术讲座档次高,影响大,且持续时间长,成为暨南园里一道亮丽的学术风景线,对浓郁校园学术氛围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与推动作用。